无恒劳者无恒匠——浅谈中国的工匠精神兴衰
2018-01-29 21:34:16
  • 0
  • 0
  • 0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有“士农工商”,有“工”当有“匠”。

“匠”的解释如下:

(1) (会意。从匚( fāng),盛放工具的筐器,从斤(斧)。工具筐里放着斧头等工具,表示从事木工。本义:木工)

(2) 匠,木工也。--《说文》

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庸、匠、车、梓。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考工记》

执斧以莅匠师。--《周礼·乡师》。注:"主丰碑之事。"

遂匠纳车于阶间。--《仪礼·既夕记》。注:"匠人主载柩窆。"

(3) 又如:匠氏(木匠);匠者(木工);匠营(土木工)

(4) 亦泛指工匠 [artisan]

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论衡·量知》

(5) 又如:匠作(工匠,以技艺做工谋生的人);匠役(工匠,做工的仆役);匠户(世业的工匠);匠指(工匠);匠门弃材(比喻无用之人,自称的谦词)

(6) 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 [master]。如:匠手(技艺高明的能手);匠石(古代名石的巧匠);匠意(精巧的心思。同"匠心");匠郢(比喻技艺高明)。

上述解释说明了国家总理和精英们在使用“工匠”这个词时,忽视了两个重要的含义,一是谈“匠”时不能离开“工具”。这个意思被列为“匠”字的第一个解释。二是谈“匠”时不能只局限于体力劳动者,而还要包括“脑力劳动者”。这个意思被第四个解释和第六个解释所证明:《论衡·量知》“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 [master]”。这也就说,“匠”或者说“工匠精神”绝不是只用于体力劳动者或是工人群体。这个词并不是描述的特定职业分类,而是描述的职业技术程度(其实,如果从英文的对应词汇看,“master”也正是硕士之意)。

忽视了这两个含义就不能正确认识“工匠精神”,也就不可能建立中国的“工匠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乱阶段。大部分非农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经常处在动荡之中,其与“工具”(生产资料)的结合往往处在得失不定之中。加上传统的“劳心者治人”以及劳动被“资本家精神”支配和剥削的影响,结果,无论是做工的,还是做学问的,都很难做到把“匠”做到精神层面。一直到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工匠精神”从没有在中国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群体整体的意义上兴起过。

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与“工具”(生产资料)的结合高度稳定,劳动者的工具筐里无差别的、被终身制的放上了“斧头”,劳动摆脱了被“资本家精神”支配和剥削的关系,而合理的享受到了自己创造的剩余劳动(免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没有了动荡,没有了自家的“近忧”,所以,他们就可以把劳动技能稳定的向“造诣高深的”水平提升。由此,“工匠精神”就自然的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普遍地爆发出来:成千上万的、在各条战线、各个单位的工业、运输业、商业等行业的劳动者真正的把精神注入到每天的“上班”中,注入到他(她)们的一举一动之中。孟泰、马恒昌、郝建秀、赵梦桃、倪志福、张百发、王进喜、时传祥、马万水、贝汉廷、张同星、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杨怀远、邓稼先、赵成顺、李国桥、张秉贵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工匠精神?而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不正是最好的工匠精神吗?而青蒿素的精神不也正是工匠精神在脑力劳动者中的体现吗?那时候,劳动者的意识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行行出状元”。而这个意识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发的。

同理,当劳动者被解除与工具(生产资料)的必然结合关系,而使工人处在随时可以被“解雇”而离开其劳动岗位(曾被称为“下岗”),甚至是离开劳动职业而处于烟柳巷时;当劳动者看到自己几十年创造的名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厂房、机器、医院、学校、商店、汽车、矿山、桥梁变成极少数人的私人财产时;当他们看到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所谓的“开发商”圈为己有而变成暴富时;当劳动者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剩余劳动,而不得不每天为儿女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而担忧时,不得不面对围绕其每天生活的假货、假药、假信息、拆迁、冤案、暴力执法、拖欠工资、治安恶化时,劳动者又有什么条件可以把劳动技能稳定的向“造诣高深的”水平提升呢?

如果仅仅因为工业转型或是看到德国、日本人家有而回来开始鼓吹“工匠精神”的话;

如果看不到容克地主经济以及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终身雇用制给这些国家创造了“劳动稳定”的传统和社会氛围的话;

如果以为凭着“起决定作用”的市场而不去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特别是城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问题和劳动者的劳动剩余被极少数人(以“企业家”职业来掩盖“资本家”本质的人)全部占有的问题;

如果不能明白一个民族最应该把劳动技能向“造诣高深的”水平提升——即成为“匠”的——首先是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国家政治劳动从业者(劳心者不具有匠心,怎么能让被治的劳力者有匠心);

中国就不可能再次成为“工匠大国”。

从历史看,今天的 “工匠精神”这个词所含的道德内涵和荣誉内容远不及前30年的“主人翁精神”和“螺丝钉精神”具有道德的高度和荣誉的高度。一个当代的青年愿意做“工匠”还是愿意做“企业家”?在今天的政治界、经济界、社会界、文化界、思想界,工匠还有值得尊敬的“精神”吗?一个没有生产资料任何收益权、使用权(包括类似于农民的承包权)的,连自己的工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解雇、“转岗”的人又怎么能有值得骄傲的自豪感呢?!

不要自欺欺人了——也许你们的愿望是好的。但好的愿望必须有好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度来支撑。否则,在客观上就是欺骗。

明白一下吧:无恒劳者无恒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